美酒,见证了历史的发展、文明的累积,也浸润着文化的馨香、文明的传承。有了美酒,整个人类的历史都生动起来,这是酒穿越千年流传至今的根本所在。
中国酒业协会始终坚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共赢价值观和合作发展观,认为只有在共建世界名酒对话平台的过程中,产业才能更好地实现活态文化的价值表达和价值重塑。12月17日-18日,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中国国际名酒博览会组委会承办的首届“IFAAC 2023世界名酒年度大赛”即将开赛,大赛将聚焦于三大类别,白酒、露酒、国际蒸馏酒进行评比,展现出世界名酒的百花齐放,与中国名酒的源远流长。
白酒——风味表达,优化创新
白酒行业正在经历消费升级,随着中国酒类市场的不断增长,消费规模逐步扩大。在白酒消费火热、知名品牌不断崛起的背景下,白酒行业进入了深度调整期。
高质量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和竞争之道,构建高品质市场生态是酒企发展的关键。在不断追求品质的路上,行业对白酒风味的认知和研究也进入了新的阶段,例如白酒的独特风味源于其中丰富的酯类、醇类、醛类、酮类、酸类等化合物,而不同化合物的各种成分组合则造就了白酒风味的差异性。随着科技进步,为行业提供了深入研究风味组分的条件,也奠定了行业重新塑造风味表达体系的权威理论基础,推动着行业迈向兼具个性与规范的未来。
宋书玉理事长认为,中国白酒作为一种特殊的风味食品,安全是根本,风味是生命。白酒产业进入长期不缺酒,长期缺好酒的时代,风味个性化、风味创新则是好酒最重要的标签,酿造风味个性化品质就是未来。
探寻新的风味表达,是中国白酒产业进入风味个性化时代的必然。风味表达的变化,彰显着传统酿造与科技进步的时代历程,也将助力中国白酒更真实、更自信地走向世界。
露酒——初具规模,未来可期
露酒“单飞”后,作为与发酵酒、蒸馏酒、配制酒并列的第四类饮料酒,随着酒类消费的持续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因其独特的个性开始异军突起,市场需求增长迅猛,露酒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与契机。
目前露酒的市场容量在300亿左右,去年露酒产业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长超过了黄酒和葡萄酒,成功晋升中国第三大酒种。在酒业整体增长率仅为5%的情况下,露酒保持着年均30%的高速增长,然而,目前中国露酒在酒类消费中的占比还不到3%,发展空间巨大。
露酒产业虽然已初具规模,具有很高的产业预期和日益增高的关注度,但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种种亟待解决的问题。宋书玉理事长提出,露酒要做好,需要抓住几个关键点,从历史到文化,从传统技艺到科技创新,从品类认知到典型产品,从消费场景到消费行为。找出准确的路径,实现露酒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国际烈酒——含苞待放,与时俱进
回顾近30年进口烈酒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周期。第一个周期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洋酒水货,特别是干邑,曾一度繁荣。但在1998年经济危机后开始低迷。第二个周期始于2000年,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开始腾飞,酒吧文化兴起,以干邑和调和威士忌为主的进口烈酒在中国迅速发展。然而,2012年三公消费相关政策出台后,进口烈酒再次走入下行周期。第三个周期则自2016年酒类消费回暖开始,威士忌市场开始兴起,但到2022年,进口烈酒市场迎来新一轮的低迷。
许多进口烈酒酒商选择退出市场,转而销售一些相对畅销的白酒流通产品。而留在市场的酒商则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尽管酒类市场会有所萎缩和行业调整,但年轻消费群体的兴起也会带来新的机遇。现有的客户群体终将老去,只有不断迎合年轻人的需求,与他们接轨,洋酒才能在未来多元化的市场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美酒之美,美在中国,也美在世界。宋书玉理事长指出,中国酒业是世界酒业的重要组成,中国酒业与世界酒业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当前,全球化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酒业需要携手共进,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酒业协会通过举办活动、论坛、竞赛,促进国际酒业之间的文化与技术的交流碰撞,加速中国酒业国际化发展进程,促进本土产品风味全球化创新升级,努力提高酒品质量,提升中国名酒世界知名度、美誉度,早日实现全球酒业合作共赢的和美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