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一直稍显“小众”的品类——露酒,开始登上更大的“舞台”。
“2022年露酒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62亿元,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长已超越了黄酒和葡萄酒,是继白酒、啤酒之后的中国第三大酒种。在酒业整体增长率仅为5%的情况下,露酒保持着年均30%的高速增长。预测到2030年,露酒的市场规模可达2000亿元。”12月15日,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的中国露酒产业发展大会暨露酒价值论坛在四川宜宾召开,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在发言中透露出以上信息。
成为第三大酒种,年增长30%,未来市场规模达2000亿······种种迹象表明,露酒处于快速发展、整体向好的状态,正在迎来新的春天。
虽然露酒产业已初具规模,前景广阔,但同样不可回避的是,其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种种亟待解决的问题。业内人士认为,只有以消费者为核心,充分发挥露酒的天然优势,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趋势,露酒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酒类市场占据优势地位。
跃居“第三大酒种”,“露”从哪里来?
露酒始于商周、拓于楚汉,盛于唐元、丰于明清。虽然有着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但是由于消费认知不足、产品普及不够,这一品类的发展稍显滞后。
露酒是什么酒长,期以来一直困扰产业的问题。一提到露酒,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产业从业者,首先想到的就是浸泡了各种药材,具有保健、药用功能的酒。所以“号脉”露酒,首先要明确,露酒是什么?
“露酒不是药,是酒,与白酒、黄酒一样,是中国特有的传统酒种之一。”在中国露酒产业发展大会暨露酒价值论坛上,宋书玉表示,露酒应该拥有酒应有的属性,包括物质属性、精神属性、文化属性,而不是药的功效属性。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会清晰露酒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实现路径。
近年来,关于露酒的标准也在陆续制定。2021年12月,中国酒业协会团体标准审查委员会发布T/CBJ 9101《露酒》、T/CBJ 9102《露酒年份酒(白酒酒基)》公告,露酒标准正式施行,露酒的定义、生产工艺等从此有了明确、系统的界定。
新国标下露酒定义为:以白酒、黄酒为基酒,加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或特定食品原辅料或符合相关规定的物质,经浸、提、和或复蒸馏工艺或直接加入从食品中提取的特定成分,制成的具有特定风格的饮料酒。
随着露酒高峰峰会、T5峰会、上海酒博会等活动的高规格、高曝光,以及“国家级露酒评酒委员”的选拔,露酒青酌奖产品的评选,露酒得到了产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五粮液仙林、劲酒、汾酒竹叶青、泸州养生酒等巨头也不断加大投入。据中国酒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21年规模以上露酒生产企业仅为149家,2022年露酒国内酒企中涉足“露酒”的超过5000家。显然,在酒业酒企规模出现递减的“大势”下,露酒企业数量却出现逆势上涨,足见露酒产业的发展空间。
成为酒水市场竞争新方向
在国内的酒水市场中,白酒无疑占据着较高的市场地位,但是白酒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而露酒的出现,可能为品牌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一方面,露酒可以以白酒作为基酒,但同时还要加入药食同源的原料,经过一些工艺之后制成,在白酒的基础上更添一些“健康”基因;另一方面,露酒的健康、养生等价值更加凸显,适合自饮、送礼等多种场景,也更符合健康饮酒的期待。
当前,随着美好生活的推进,人们个性化的需求日益彰显,国际化、年轻化、老龄化需求也日益增加,而新的露酒标准,为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打开了充满想象的空间。
首先,露酒的原料更加广泛,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有很多道地的原料可以用于露酒的酿造,如宜宾的竹荪、南江金银花、苦水的玫瑰、左云苦荞、长白山人参、亳州的菊花、泸州的荔枝、福鼎白茶等等。这就使得露酒产品更具特色性、地域性,与当下乡村振兴和地方特色经济发展不谋而合;
其次,新标准露酒酒度在3度到68度,涵盖范围极广,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对酒度的饮用需求;
再次,露酒原料的丰富性,必将使得产品呈现多样性、丰富性,这就使得露酒未来在满足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方面,更具天然优势。
同时,中国历史上丰富的食疗理论和文化,以及中医药对酒的认知和运用,使得露酒在饮中舒适度和饮后愉悦感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探寻露酒的“未来之露”
露酒能够成功挺进酒类行业第三,其背后是持续的稳定增长。在酒业整体增长率仅为5%的情况下,露酒保持着年均30%的高速增长实属不易。但从宏观看,目前我国露酒在酒类消费中的占比还不到3%,因此发展空间巨大。
露酒发展正遇风口,如何搭乘东风,抢抓产业红利,加快推进露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中国露酒产业发展大会露酒价值论坛上,行业专家从“品类、品质、品牌”的角度,共同探讨露酒的价值及未来发展路径,共议露酒技术创新战略。
宋书玉认为,露酒作为中国传统酒种之一,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传承酿造技艺,如何创新发展,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如何在消费及文化层面突破,是整个露酒产业必须明晰的问题。
对于露酒未来的产业之路,中国酒业协会露酒分会秘书长王旭亮谈到,露酒的品类价值在于有“根”和“魂”,伴随中华文明发展而成长,具有文化属性。面对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时代,拥有广阔的空间,应该先把露酒品质做好,然后创立露酒品牌,从而带动品类发展。
“露酒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技艺传承,包含了几千年来人们对酒与药的融合认识与实践。”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原校长孙宝国为露酒发展提出3点建议,一是有益健康是露酒之本;二是中医养生理念是露酒创新之源,“治未病”是根本遵循;三是露酒不是药酒胜似药酒,不以治病为目的,其普适性应与专一性相结合。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韩北忠表示,露酒呈现出低度化、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超八成消费者选择露酒,是因为其能够让人产生愉悦感、放松心情。因此,建议酒企教育、引导消费者认识露酒,并健康饮酒。
天津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路福平提出“四化”明确露酒未来之路。首先是制作数字化标准下实现生产工艺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其次是风味年轻化,即酒度低度化、感官个性化、设计时尚化;第三是产品健康化,在原辅料丰富化的基础上持续深挖健康价值;最后是市场国际化,以史为纲、以文兴露完成标准品质表达。
江南大学教授毛健对露酒的数字化发展做了更加详细和深入的探讨,他认为,未来露酒品质的核心内容可在原料、基酒、提取、感知、舒适度、健康甚至神经营销7大领域深挖露酒数字化表达。
“通过系统的科学研究建立起更加先进的食品有效物质提取技术,可以更好地赋予露酒的风味、效能、特色。同时,悠久的历史传承和厚重多样的文化积淀,又赋予了露酒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认同。”宋书玉强调,露酒只有回归酒的本质,顺应消费需求的变化,做好品质,创好品牌,才能壮大品类,开创露酒的美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