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茅台集团立足新发展阶段,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茅台对微生物的研究硕果累累。
近年来,茅台树牢创新意识,结合茅台品牌调性,加强科技创新力,用好“数据+经验”,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更好发挥行业示范引领作用。
自2021年以来,茅台累计开展创新项目376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及以上项目58项,投入研发费用15.4亿元,建设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18个。
“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手段,民族品牌要在创新创造中贡献更多力量。”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表示,未来茅台将持续创新创造,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不断保持品牌活力。
科技基因融入发展血脉
盛夏时节,赤水河两岸翠竹葱郁、万物生长。随着气温升高,各种发酵的菌群更为活跃,酱酒生产处于“黄金轮次”阶段。
赤水河畔,茅台酒厂29个制酒车间、9000余个窖池旁,工人挥汗如雨、热气蒸腾。厂区中心,科研人员正在精心调试精密仪器,观察着每一批从一线采集的茅台轮次酒样品。
茅台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始终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围绕主业全力提升科研水平。传统工艺和科学技术在这个西南群山深处的烈酒企业身上,成为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从某些角度而言,茅台正是靠“科研起家”的,科技创新贯穿了茅台的每一个关键历史时期,对其传承发扬传统酿造工艺、保证产品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早在1956年,国家科委就制订了12年长远科技发展规划,“总结提高贵州茅台酒等传统特产食品”的课题名列其中。1959年,轻工业部组织来自各部委和科研单位的多名专家,对茅台酒酿造流程进行了全面的科学性归纳,总结出茅台工艺“四高一长”等核心特点。
1964年,茅台开展“两期试点”研究,在传统工艺上进行实验分析,把基酒按照风味划分为酱香、醇甜、窖底“三个典型体”,从根本上推动了茅台酒的“勾调工艺”,为稳定茅台酒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没有大规模科技力量的导入,也就没有茅台后来的顺利发展。”茅台集团原董事长、中国白酒酿造大师季克良回忆说,60年前,他刚参加工作时,正好遇到国家从国内调集优秀的酿酒科技专家,帮助茅台酒厂总结工艺规律、提高质量。
在季克良和茅台匠人的长期攻关之下,茅台酒复杂的酿酒技法逐渐由“口口相传”,转变为可以量化的工艺标准,许多难以言说的酿造难题,也成了可以用科学解释的现象。
从1951年到现在,茅台已从年产量不足70吨,成长为如今年产5万余吨茅台酒基酒的超级工厂。其秘诀就在于,一代接一代工匠坚守“让茅台不变味”传承的同时,不断应用先进技术手段实施创新,形成经验加数据、知识加技能复合集聚的“茅台智慧”。
可以说,科技创新的“基因”早已融入了茅台发展的“血脉”,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今天的茅台。
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
一瓶茅台酒的背后,暗藏着物质科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等众多领域的科技密码,茅台人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
2005年,茅台与中科院微生物所合作建立了行业第一个白酒微生物菌种资源库,用可培养方式保藏微生物菌种79种近1000株,这也是第一次揭示出茅台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引进,宏转录组学、宏蛋白质组学陆续集成,茅台对微生物的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已完成茅台酒中1262种风味物质解析,探明参与茅台酿造全周期的微生物1946种,并将茅台菌种资源库扩充至8400余株酿造微生物。
科技探索微生物的广度和深度,为认识茅台镇酿酒环境的独特之处创建了路径,也让“离开茅台镇,酿不出茅台酒”有了充分的科学依据。
“科学阐述了茅台酒的密码,发现了茅台酒长期酿造活动对酿酒酵母类群能够产生差异性驯化,明确了茅台酿酒酵母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的遗传亲缘关系及特异性,佐证了茅台酒核心产区无法复制的科学性……”这段评价,针对的是茅台科研成果《茅台酒酿造过程酵母菌全程解析与资源挖掘》。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丰昌、陈坚和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等大咖带队的成果鉴定委员会,给出的结论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最近两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茅台已有4项。这是茅台一直加码科技创新的成果。
数据显示,2022年,茅台围绕7大领域开展了203项科技创新项目,同比增长70.94%。2023年,茅台开展创新项目359项,同比增长77%。与此同时,茅台的研发经费投入也由2022年的6.4亿元,攀升至7.7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据第三方科技咨询机构公开可查资料综合评估,茅台集团科技创新实力综合指数为68.67分,持续保持行业第一。
而行业第一的背后,隐藏着蓬勃的科创力量——
创新构建核心产区“水土气微”多要素监测体系、全面启动酿造废水循环利用技术路线、首次引入风味剖面的方式让酱香型白酒香味可视化、起草白酒行业首个碳排放核算及产品碳足迹评价团体标准……依靠科技创新,茅台加速培育新时代的发展新动能。
向“新”而行迈向世界一流
茅台始终保证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通过不断加强基础研究、持续深化应用研究、加大成果转化,在酿造工艺技术、风味解析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绿色化技术领域形成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
“茅台是一棵大树,创新就像一棵大树发的芽,如果不创新,大树就没有了新芽。”在前不久召开的贵州茅台2023年度股东大会上,张德芹如此定义创新对于茅台的意义所在。
在茅台决策层看来,随着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要更加注重产品质量与创新,将科学研究的成果应用到稳定基酒的产量和不断提高基酒品质上,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只有这样,白酒行业才能走出一条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走进位于仁怀市鲁班大道的茅台学院,即将投入使用的茅台科技大楼格外显眼,无论是建筑造型还是室内设施,都让人叹为观止,科技感扑面而来。
茅台科技大楼的定位为国家级白酒技术研发中心,涵盖常规理化实验室、有机实验室、无机实验室,以及国际领先的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精密仪器室、液相液质室、气相色谱室等,能满足高精尖实验设备的配置需求和茅台酒酿造全生命周期研究需求。
茅台科技大楼总投资3.86亿元,总占地面积约22亩,集研发创新、学术交流、产教融合和成果转化于一体。正式投入使用后,茅台集团的科研环境资源保障将更加充足、科研设备设施条件将更加优越、科技创新发展配置将更加完善、科技创新硬实力将更加凸显。
创新决胜未来,人才驱动创新。对标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要求,茅台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2023年,全职引进国家级人才1名、领军人才4名、拔尖人才5名、优秀人才1名,博士后2人,集团人才当量密度达88,为茅台科技创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筑牢了根基。
未来,茅台提出,要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强人才培养,进一步凝聚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不断提升茅台科技创新水平。
赤水河畔的茅台,从大山深处走出来,正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激发创造活力,形成强大合力,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科创故事】
妙笔绘就酿造环境“系统图”
在今年3月召开的茅台集团2024年度科技创新工作会上,陈笔团队与国内科研院所合作的一个生态环境研究项目,获得茅台集团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
陈笔是茅台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酿造环境生态研究中心主任,在江南大学发酵工程专业攻读硕士期间,专攻酱香型白酒酿造微生物研究,因此与白酒结下不解之缘。
2015年,陈笔进入茅台工作,研究茅台酒酿造微生物。随着研究的深入,他更加深入地认识到,要保护好茅台酒酿造的小环境就必须做好酿造大环境的保护。
2020年,茅台决定组建酿造生态环境研究团队,陈笔成为酿造环境研究方向的负责人。
传统的生态承载力研究都是基于宏观尺度的环境资源承载,而做“茅台镇”或“茅台酒核心产区”这样一个小区域小尺度研究,特别是基于酿造微生态健康的生态承载研究,没有先例可以参考。
在茅台的大力支持下,陈笔带领酿造环境团队着手建立了遵义赤水河流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主要围绕酱酒主产区地理的独特性解析和高水平维护开展研究,这也是该研究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过去几年,茅台通过整合、优化新建等方式,重构了茅台酒核心产区及外延缓冲区“水气土微”多要素监测系统。沿着赤水河茅台段新建了3个自动水质水文监测站、新增大气监测站点21个等。得出的基础数据和研究成果,则会根据规范,面向全行业开放,成果共享。
据了解,茅台前期对生态环境的研究,很多成果都变成了该集团促进全流域、全行业共同发展的建议,为《贵州省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贵州省“十四五”酱香型白酒产业集群规划》等法规政策的出台,提供了大量科学依据。
虽然陈笔所带领的酿造环境研究团队全是“90后”,却都具备硕士及以上学历,当中不乏海外留学归来的青年学者。根据茅台集团相关人才规划,两年后团队成员还要翻倍。因为要画出酿造大环境的“系统图”,需要若干技术力量支撑。
酱酒产业废弃物系统治理和绿色低碳技术开发就是陈笔团队找到的“战术路径”。
4月的最后一周,茅台牵头申报的《酱酒高浓度废水及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示范项目获批,列入贵州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陈笔正是这个项目的技术负责人。
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酿造环境研究团队还在构建酱酒产业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方面持续发力。正在开展的基于二氧化碳热泵的蒸馏系统余热回收利用研究,一旦研发成功,可以减碳近50%,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陈笔团队最近的优秀成果,是运用酒糟研发生物基包装材料,拟用到酒类包装上,减少包装材料生产产生的碳排放,实现茅台产业链的自我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