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文化秘籍:穿透时代的思想生命力

2024-10-18 行业资讯 万阅读 投稿:本站作者

茅台文化秘籍:穿透时代的思想生命力

10月17日,南方周末发布文章《茅台文化秘籍:穿透时代的思想生命力》,认为《茅台玖章》既是茅台以“顺天”立本、“敬人”立企、“明理”立身、“厚德”立业的价值彰显,也是中国酒文化以德为内核、以礼为外壳的基因延续,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天人合一、厚德载物的智慧流传。

以下为全文报道:

从岁月深处走来的茅台酒,一涓一滴皆可窥见其独具魅力的文化天地,也皆流露出天生丽质的人文底蕴。

“顺天敬人,明理厚德”这八个字浓缩了茅台文化的精髓,既是茅台工匠传承非遗技艺的思想准则,也是茅台人砥砺奋进、屡创佳绩的精神指引。

以《茅台玖章》翻开企业文化建设的新篇章,茅台在向下寻根、向上发芽的企业发展中,焕发出穿透时代的思想生命力。

“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庄子由技入道的主张,构建了始于技艺、通往天道的逻辑路径。翻开近期发布的《茅台玖章》,不难发现“技、事、义、德、道、天”等关键字蕴藏其间。

这一茅台文化秘籍,既是茅台以“顺天”立本、“敬人”立企、“明理”立身、“厚德”立业的价值彰显,也是中国酒文化以德为内核、以礼为外壳的基因延续,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天人合一、厚德载物的智慧流传。

涓滴见天地

水、高粱和小麦,是茅台酒的配料,看似平平无奇,实则暗藏乾坤。

被誉为“美酒河”的赤水河,不到四十公里的狭长地带,坐拥三个因酒驰名的小镇——茅台、习水和二郎滩。茅台镇位于重峦叠嶂的河谷凹部,全年气温适宜、气流稳定,是微生物生成与繁衍的温床。

全长五百余公里的赤水河,却是大自然花费至少六千多万年才形成的。上游的岩溶地貌使得流经的河水在被滤去杂质的同时吸收了岩层中的可溶性矿物离子,经过中游地区的红层时,得以被二次过滤。作为中国唯一一条没有被污染和修建水电站的长江支流,赤水河的优质水源为茅台酒奠定了品质的基石。

附着于红层表面的紫色土是赤水河形成“端午赤浪,重阳碧波”景观的重要变量。端午前后,炎炎热气裹挟着汛期如约而至,雨水将紫色土壤冲刷进赤水河,使其洋溢着一片赤红。重阳前后,汛期挥手作别,河水由浑浊转为清澈。

这也形成了茅台酒的端午制曲、重阳下沙的顺天应时工序。赤水河清浊变幻的时间点,正是分别用于制曲和制酒的冬小麦和红缨子高粱的成熟期。

冬小麦被脱壳碾碎、制成曲块,正值茅台镇的湿热时节,微生物在曲块间繁衍生息、酝酿芬芳。待曲块老熟时,刚巧赶上红缨子高粱的丰收。因粒小饱满、赤红分明,红缨子高粱被称为“沙”,“下沙”即为投料。又因海拔关系,河谷和山冈的高粱有早熟与晚熟之分,故茅台酒的“沙”需分两次“下”。

河流、作物和节气,心照不宣地互相配合着,共同为茅台酒的酿造勾勒出年轮——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这是破译茅台酒品质的时间密钥,也是茅台尊重规律、道法自然的深刻哲思。

《考工记》有云:“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优质的生产原料,加之能工巧匠的才智凝炼,是铸造良器必不可少的元素。

酿造茅台酒亦然。综合出土文物考证和文献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居住在赤水河畔的濮人已掌握酿酒技术,而到西汉时期,当地酿酒业已具规模。

《史记》有云:“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据《遵义府志》记载,“枸酱”指的是用枸树的果实酿制的酒。经专家考究,“夜郎”可能是在遵义市的高坪镇或桐梓县的夜郎镇。这两处均距离茅台镇不足200公里。

可见,茅台酒的历史源远流长。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写《茅台传》时,多方考察后梳理出茅台酒的发展时间线,即“起于秦汉,熟于唐宋,精于明清”。

从岁月深处走来的茅台酒,一涓一滴皆可窥见其独具魅力的文化天地,也皆流露出天生丽质的人文底蕴。

技艺传千秋

技艺的传承,亦是文化的弘扬。酿酒技艺讲究的“天人合一”最早源于《周易》,其将天、地、人视为一个互相协调的整体,而后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强调自然、社会、人类之间的和谐统一。

西晋学者江统在《酒诰》一文中写道:“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生味,久蓄成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这指出酒的酿造深受自然现象的启发,酒在本质上是水源、土壤、气候、微生物等的共同产物。

而数千年来的酿酒技艺,在无数人结合自然条件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天人合一”中,得以薪火相传。

北宋大文豪苏轼一度醉心于酿酒技艺。他曾写下百余字的《东坡酒经》,囊括了制曲、用料、用曲、投料、原料出酒率、酿造时间等。他还尝试酿造蜜酒、黄柑酒、桂酒、真一酒、天门冬酒等,并为每款酒都挥毫著作诗文。

在《蜜酒歌》中,他写道:“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清光活。三日开瓮香满城,快泻银瓶不须拨。”这正是酿酒时的观察记录。在《真一酒》中,他总结了这款由他命名的酒的酿造技艺,即“稻垂麦仰阴阳足,器洁泉新表里清”,也就是选用颗粒饱满的稻麦、清新的泉水和清洁的器具。

虽然苏轼对自己酿造的酒甚是满意。但据后人考究,他出品的酒的质量并不稳定,有的苦涩异常、难以下咽。可见,爱酒的人不一定就能酿出美酒。

而一代又一代的茅台酿酒人,在春秋代序、时光流转中,与河流、地貌、作物、节气等频繁互动,不断总结自然规律、刷新自我认知、沉淀工艺文化。

在茅台从业60年的酿酒工匠季克良提出,茅台酒酿制技艺是中国白酒的“活化石”。酿造历史的悠久性、自然规律的顺应性、工艺细节的原始性等都是佐证。他表示,茅台的工艺是顺天的工艺,是天人合一的作品。

1964年,作为茅台酒厂第一批发酵专业的大学生,季克良进车间边劳作边学习。此前,茅台酒厂的老酒师们曾梳理出《茅台酒标准》,总结了操作规范。此后,在季克良等人的共同努力下,茅台酒厂制定了系列生产技术指导规范,使得茅台酒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双稳定。

在对技艺的理解上,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知道”和“解弊”两个层面,即知晓理念、揭示经验、付诸实践。这对照到茅台对工艺文化的认知和进阶上也是同理。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这是季克良等人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对茅台酒酿制技艺由表及里、从浅到深的理解,并提炼出从农耕文明赓续发展到现代文明的工匠文化。

知行载非遗 

若要解读茅台的工匠文化,不妨从儒家思想中的“忠道”和“恕道”切入。这两个概念在《论语》和《尚书》等经典著作中多次被提及。“忠道”的核心在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道”则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者共同指向要尽心尽力做好一件事,并能将心比心、利人利己。

这在茅台通过师徒制传承传统酿制技艺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早在1954年,茅台酒厂就以“订立师徒合同”的方式,储备专业技术人才。始于2004年的茅台酒节,也有拜师仪式。

师徒制是传承传统技艺的重要途径。在中国,数千年里,雕刻、绘画、戏曲、武术等传统技艺文化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延续工匠精神。

《中国手工技艺》一书提出,传统工艺具有可简称为“三品四性”的本质特征,即实用、理性、审美的品格和手艺的人性、个性、能动性、永恒性。这同样适用于茅台酒酿制技艺,其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市场价值。

2006年,茅台酒酿制技艺入选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季克良成为茅台酒酿制技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4年,严刚、任金素凭借茅台酒酿制技艺,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作为茅台终身名誉酿造大师,严刚自1985年进入茅台以来,以“老牛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为座右铭,用大半生的时间钻研茅台酒的生产工艺。他表示,“针对茅台酒生产周期长、存储时间长的特点,我们要精益求精,守好阴发酵、阳发酵的标准,用品质铸就好酒。”

比严刚晚三年进茅台的任金素,也对技艺有着极致的追求。身为茅台酒首席制曲酿造师的她,始终坚持扎根一线,一丝不苟地巡视全厂一百多个制曲班组,在监督质量的同时,通过现场讲解和示范,做好传帮带的工作。

包括小麦磨碎、拌曲配料、踩制成型、入仓堆积、仓内发酵、拆曲、贮存、磨曲等8道制曲工序的35个工艺环节,每一个细节的操作几乎成为她的肌肉记忆。在她看来,“做人和酿酒是一个道理。只有踏实本分做好每个细节,才能酿造出醇香美酒。做人也是如此。”

在茅台的36年里,任金素见证了制曲生产车间房屋结构和环境的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对传统技艺的坚守和传承。她始终记得刚进厂不久,季克良在巡视生产时的殷切叮嘱:“一定要坚守工艺和质量,质量就是生命之魂。”而她也是这样教导徒弟的。如今,她带出的徒弟累计三十余人,有的已经成为酒厂的技术骨干。

同样接受过季克良教导的,还有茅台酒首席酿造师彭朝。他对季克良在车间示范和指导技艺的场景印象深刻。“他不仅告诉我们要怎么做,还会讲解为什么要这样做。”

手把手地教,确保每一个技术动作规范到位,这样的“慢”办法在如今的“快”时代更显珍贵。作为文化沉淀与融合的技艺,成为一种定力和气质的具象表达。

彭朝感慨,如今进厂的员工普遍学历高、反应快、接受能力强,只是在体力上稍微处于弱势,“但体力是可以锻炼出来的。”据他观察,车间里的新员工经过两年左右的培养,一般都能掌握技艺,“我们从不急于求成,会让新人循序渐进地学会每一个技术要领。” 

以知为始,行之乃成。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之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茅台酒酿制技艺在一代代工匠的知行之中,得以活态传承。

回望再登高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发展基因。茅台追本溯源,酿造出信念之酒——《茅台玖章》,并于刚刚过去的九九重阳节举办的茅台酒节上正式发布,在回望过往成就的同时,发出香飘世界、登上新峰的强音。

作为茅台企业文化体系的全新版本,《茅台玖章》细分为“企业简介、文化溯源、文化理念、行为准则、文化形象、茅台产品、茅台工艺、社会责任、致敬榜样”等九大篇章,全面梳理了茅台文化的发展脉络,明确提出了“顺天敬人,明理厚德”的核心价值观。

“顺天”即尊重规律,顺应天道;“敬人”即心怀敬畏,与人为善;“明理”即勤学善思,明辨笃行;“厚德”即仁义为先,立德修身。“顺天敬人,明理厚德”这八个字浓缩了茅台文化的精髓,既是茅台工匠传承非遗技艺的思想准则,也是茅台人砥砺奋进、屡创佳绩的精神指引。

一代代茅台人在日月更迭的勤勉劳作中,演绎出“顺天敬人,明理厚德”这一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传播者和引领者的风采。以“顺天敬人,明理厚德”的核心价值观为底线,以“让世界爱上茅台,让茅台香飘世界”的愿景为导向,一代代茅台人为实现“酿造高品质生活”的使命而不懈努力。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表示,茅台文化凝聚着历代茅台先辈艰苦创业、奋斗兴业的智慧结晶,承载着茅台走出大山、香飘世界的光荣与梦想,是一代又一代茅台人跨越重重险阻、书写发展新篇的力量源泉和坚实根基。

香飘世界的梦想,茅台怀之久矣。自1915年茅台酒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以来,茅台作为中国白酒的世界名片始终备受瞩目。

白酒出海的底层逻辑是文化出海。以文化为传播链路,为中国白酒出海赋能,让世界各地的更多消费者了解中国非遗技艺、品鉴正宗酱酒风味。

学者马未都寄望于茅台真正走向世界。他表示,当今时代“从物以稀为贵,走向物以知为贵”,这是必然。

学者郦波同样对茅台寄予厚望。他认为,茅台是中国当代酒文化的极致代表。茅台在国人的眼中“会当凌绝顶”,就应该担负着历史的责任和时代的担当。

人若有气魄,方做得事成。企业亦是如此,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行稳致远的精神源泉。以《茅台玖章》翻开企业文化建设的新篇章,茅台在向下寻根、向上发芽的企业发展中,焕发出穿透时代的思想生命力。

声明:白酒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mayi@126.com
酒柜网
广告位招租
广告位招租